2016年1月31日星期日

ECFA簽署“小三通”台灣人才“西進”步伐加快



在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簽署後,29歲的兩岸物流台北女孩林嘉偉擠進了一家國際知名傳播咨詢在廈門的分支機構,從事廣告公關業務。

就在ECFA簽署一年前,這位台灣政治大學法律系的畢業生還“焦頭爛額”地在北京、上海等地尋找工作,可如今,林嘉偉到廈門上班不過四年光景,已經生活得“很滋潤”,月薪超過台灣島內那些幾乎10年沒有加薪的同行。她還很豪氣地在雲鼎國際買了一套漂亮的公寓,每天開車到SOHO辦公樓上班。

“變化和ECFA的簽署有關。現在廈門,感覺台灣人發揮的空間大多了。”留著一頭披肩長發的林嘉偉望著辦公室旁每天都在長高的CBD說,至少在廣告公關這一行,這兩年有越來越多的台灣人到廈門來找工作。“在廈門,我們台灣同鄉聚會的隊伍越來越壯大了。”林嘉偉的感覺與事實吻合。

台灣泛亞人力資源管理顧問有限蔡宗志認為,自EC FA簽訂後,一直處於艱難開拓中的台灣人才引進工作出現明顯變化,中高端台灣人才“西進登陸”浪潮爆發。“台灣人才對大陸職位的興趣點已從最初的電子領域演變到現在的服務業、金融業,台灣人才將在未來更多地投入到廈門的光電業、軟件業和現代服務業中。”

諸多跡像都表明出現“爆發式增長”的可能。廈門人才服務中心和泛亞有關台灣人才大陸就業的網站和頻道點擊率明顯上升,人才服務中心的台灣人才服務部也很快成了熱門。人才服務中心建立的網羅台灣人才儲備庫已儲備了千余名各行各業的專才。

而隨著“小三通”、“大三通”的開通,越來越多的台籍白領加入到赴大陸職場淘金的大軍之中。“實在太方便了。”在對接會前一天經“小三通”抵達廈門的王先生說,這次除了來廈門“比試競爭力”外,還打算逛逛廈門主要的商業區和住宅區,“想在廈門安家”。

小三通的經濟影響


兩岸本來希望透過小三通作試點,令兩岸全兩岸貨運面三通能夠恢復過來。可是,基於自台灣李登輝時代後期的戒急用忍政策轉向,和繼任的陳水扁政府對中國大陸的態度,導致大陸海協會和台灣海基會的磋商陷於癱瘓,使得小三通未能引發全面三通。而小三通初期的相關配套措施,也因太匆促而不夠完善,導致使用者對小三通怨聲載道。而政府限制只有特定人士才能循小三通往返兩岸。

不過,小三通的確能夠加強福建和台灣之間的民間交流,可說是為日後的台商包機開設先例。從2001年開航以來,因為節省旅費旅程,逐漸成為台商往返兩岸的捷徑。2001年的旅客數只有2萬人次,成長到2005年的50萬人次。

福建省省長黃小晶28日參加第六屆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與發展論壇時說,“小三通”海上航線累計客運量已達600萬人次,成為往來兩岸最便捷的通道。

另外,小三通對於金門馬祖的幫助最大的維持金馬到台灣本島的班機密度及參觀金馬的中國大陸觀光客,其他方面的經濟助益其實非常小,因為經由小三通往返兩岸者大多只是把金馬當成中繼站,並沒有在當地消費。小三通對台灣經濟也無正面影響,因為小三通無法讓台灣獲得經由台灣轉機至中國大陸的航運市場,也不是貨運直航(空運)的替代方案──這些都是對台灣有利的三通項目。

“小三通”將在一定程度上帶動金廈及雙馬(馬祖與馬尾)地區區域經濟交流。由於兩地地理區位、文化背景一致,兩地通航將會促進該地區經貿、旅游、文化等多方面的聯系。地方政府的積極性很高,有意推動兩地的合作與交流。2001年1月28日,連江縣“立法委員”曹爾忠和議長陳振清等與福州馬尾經濟文化中心簽署“福州馬尾-馬祖關於加強民間交流與合作的協議”,內容包括了漁事、漁業、文化、貿易、旅游、醫療等合作領域。盡管台灣當局表示未經授權的協議不具備法律效力,但兩地這種民間交流協議已成事實,對兩地交流仍具積極與啟迪作用。有人估計,若將廈門-金門旅游業務聯系起來,每天開放大陸700人赴金門兩天一夜游,一年就賺25億元新台幣,由此帶動的金廈經濟圈將會獲得重要發展。2000年台灣民間也成立了“金、馬地區兩岸交流協會”及2001年4月又成立了金門分會,以推動金廈兩地的交流,推動全面“小三通”,希望首先實現老兵、台商、金、馬旅台鄉親與大陸籍等能比照金、馬居民中轉直航大陸。

日前,金門縣政府規劃在新湖漁港設立“兩岸漁獲交易中心”與“兩岸貨品交易中心”,希望金門成為台商投資大陸的營運管理中心,促進兩地經濟交流與繁榮地區方經濟。同時,福建省正計劃在平潭建立對台經貿特區及對台開放旅游區。若台灣民眾特別是福建地區5萬多名台商及其他地區的台商在金門設籍,前往福建及周邊地區將更快速、方便,未來很可能在兩岸全面直接“三通”前成為繼香港、澳門之後又一個兩岸中轉地,必將促進金、馬與福建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因此從長遠看,“小三通”有助於福建與金、馬地區及台灣的人員往來與交流,推動兩地經濟的發展。小三通航線累計客運量達600萬人次

小三通的構想


基於當時兩岸仍在意識形態上有重大小三通貨運的分歧,重現三通的機會極微,但實際上兩岸居間在福建沿海和金馬地區早已有經濟上的交往。1992年3月中國福建省提出“兩門對開,兩馬先行”的“小三通”構想。這是由於“兩門”(即大陸的廈門和台灣的金門)和“兩馬”(即大陸的馬尾港和台灣的馬祖)均只是相距咫尺的地方,在此進行小規模的“三通”是可以說是在當時的限制中,帶來有利於兩岸民間發展的辦法。

初步的小三通構想,是在馬尾﹑廈門﹑湄洲灣興建供兩岸直航的專用碼頭,在廈門﹑金門兩島間鋪設海底電纜,和准許到大陸的台灣人在福州﹑廈門兩機場辦落地簽證。

1994年1月由中國大陸片面地實施《關於對台灣地區小額貿易的管理辦法》,指定福建﹑浙江﹑﹑上海﹑山東等東南沿海口岸,由台灣居民和大陸對台小額貿易進行“小額貿易”,“小額貿易”並不等於一般性的進出口業務。大陸當局將這種小額貿易定性為非官方的直接貿易和經交流。

1994年6月由金馬愛鄉聯盟提出《金馬與大陸小三通說帖》,表達希望能以“單向通航”﹑“定點直航”或“先海後空”﹑“現貨後客”等方式,漸漸進行小三通。

1997年4月19日,兩小三通岸開始進行高雄物流公司與福州﹑廈門間的“不通關﹑不入境”的境外通航。

及至2000年3月21日,台灣的立法院通過《離島建設條例》第18條,訂明“為促進離島(指澎金馬地區)發展,在台灣本島與大陸地區全面通航之前,得先行試辦金門﹑馬祖﹑澎湖地區與大陸地區通航”(俗稱小三通條款),條例於同年4月5日實施。

2000年12月13日,台灣行政院根據《離島建設條例》通過《試辦金門馬祖與大陸地區通航實施辦法》大陸貨運,以作為小三通的管理依據。並於2001年1月1日開始實施,定點定時的貨客運通航。金廈“小三通”第二條航線2008年8月31日開通,航程僅半個小時,以及五通距離廈門高崎國際機場近的優勢,便利中轉到大陸各地的台商和旅客。水頭往返五通航線是金門“小三通”自2001年1月2日啟動以來,繼金門往返廈門東渡碼頭、泉州石井港之後的第三條客運航線,也是金廈之間第二航道。目前有“金門—廈門”、“馬祖—馬尾”、“金門—泉州”的小三通固定航班。

小三通的背景、經濟和政治


自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49年成立,中華民國國民黨大陸貨運政府遷台之後,蔣介石的政府宣布停止台灣對大陸的一切形式的通商﹑通航和通郵。期間兩岸居民被禁止往來長達近40年,中間亦發生數起兩岸間的劫機事件。

及後在1980年代中國大陸改革開放,首先引進香港的投資者到內地設廠生產,令中國大陸沿岸地區經濟“先富起來”。1987年大陸放寬台灣居民以探親名義到中國大陸,兩岸民間的交小三通流漸見繁忙。由於福建省和台灣只隔一水對望,地緣關系使很多台灣人到福建省探望被分隔多年的宗親。

經濟:
1、有利於降低人員和物資的流通物流公司成本,提高經濟和社會效益,進而促進經貿往來與經濟發展;
2、兩岸“三通”的實現,有利於加強兩岸合作,共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
3、有利於發揮台灣和大陸經濟互補的優勢,促進雙方的共同發展。
海峽兩岸三通平均使大陸與台灣的距離縮短1200公裡左右。縮小三通貨運小了中華文化圈的直徑。是有利於華人的好事情。有利於增強華人的生存能力。

政治:

1、海峽兩岸三通促進了各種交流,對大陸人口認識台灣很有幫助;
2、有利於促進大陸走向民主,這是潛在的政治好處;
3、三通促進了雙方相互的信兩岸貨運任、政府機構的交流;
4、三通導致未來密切的經濟交流,有利於避免未來的軍事衝突,對整個中華民族意義重大。

三通的發展不但在地理上縮短了差距,而且在經濟,政治兩岸物流,文化等各方面促進了兩岸的和平發展,和平統一十分有利。

小三通簡介航線


“小三通”是指金門、馬祖、澎湖與福建沿海地區的海上通航,物流公司是實現海峽兩岸直接“通郵、通航、通商”的簡稱,開通於2001年1月。隨著兩岸關系出現重大積極變化,“小三通”客運量也迅速攀升。台灣的大榮貨運是最早為兩岸提供小三通通小三通商的運輸。“小三通”海上航線用了7年多時間,於2008年上半年客運量達到300萬人次。而後2年多時間,“小三通”客運量就翻了一番,達到600萬人次。截至2013年4月30日,閩台“小三通”累計客運量已突破1000萬人次。

2001年1月1日,新年伊始,單方面實施“小三通”的台灣當局就迫不及待地導演了一出“硬闖廈門”的鬧劇,結果以“海安號”首航失敗而草草收場。但2001年1月2日來自金門、馬祖的民眾訪問團、進香團則分別直航廈門、福州成功,完成了兩岸分隔五十多年來的首次客輪直接通航。

台灣當局的這一計劃純屬政治手腕,虛張聲勢,其真實目的是擺脫在大陸政策上大陸貨運的困境,換取時間,回避“一個中國”原則。所謂的“小三通”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因其沒有提供任何行之有效的方法來改善兩岸關系。對大陸而言,根本不存在“小三通”的問題,事實上,金、馬與福建已進行了多年的小額貿易,雙方早就已經通了。如今台灣當局將之“除罪化”,對台小三通貨運灣來說僅具宣傳上的意義,只能滿足金、馬少數民眾的需求,對於台灣內部廣大民眾和工商界直接“三通”的需求,根本無法滿足。台灣兩岸貨運新黨“議員”馮滬祥也說,“小三通”計劃只是“單向三通”,而非真正意義上的“雙向三通。”

小三通於2001年1月1日,海峽兩岸實施的小型三通模式,兩岸物流實現兩岸小規模的通商﹑通航和通郵。

小三通簡介



小三通是指台灣當局在兩岸未能事先磋商小三通的情況下於2000年12月13日單方面批准的《試辦金門馬祖與大陸地區通航實施辦法》,俗稱“小三通” 。

小額貿易俗稱小三通,物流公司兩岸政府於2001年簽訂小額貿易條款,目的為便利於福建與台灣民生物資之運送。

  小三通服務具免合同、免批文、時效快速等優點,ECFA簽訂後業者更因節稅考量,而轉型利大陸貨運用小三通特殊稅率以及高時效性的服務。

小三通是台灣提的,大三通是中央提的。大三通比小三通更直小三通貨運接更方便更有效。小三通指:台灣當局在兩岸未能事先磋商的情況下於2000年12月13日單方面批准的《試辦金門馬祖與大陸地區通航實施辦法》,俗稱“小三通” 凡涉及金馬地區滿6個月以上居民,需申請赴對岸觀光、旅游與從事商務活動。而大陸地區人民得經由金馬地區親友或旅行社,大三通是實現海峽兩岸直接“通郵、通航、通商”的簡稱,2000兩岸貨運年後三通網專為兩岸建立一個良好的溝通橋梁,最早在197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在《告台灣同胞書》中提出,它反映了兩岸人民的迫切要求。

開辟兩岸直達郵路、直達電路,可以滿足民眾需求,節省經轉費用,提高各類郵電服務質量;兩岸直接航行,可以為兩岸民眾提供安全、便捷、經濟的交通運輸條件,可以兩岸物流進一步擴大人員往來與兩岸經濟合作,共同發展,共同繁榮。根據海協會與海基會台北會談達成的協議,兩岸海運直航、空運直航、直接通郵2008年12月15日全面啟動,宣告兩岸“三通”時代來臨。

2016年1月17日星期日

做好防水,杜絕“水患”煩惱


新春剛過,第一波裝修旺季已然到來。許多2013年年底交房的業主都開始啟動裝修或籌備裝修新房。裝修之前,千頭萬緒,定風格、選方案、買材料、跟現場……哪一個環節都不能馬虎,都需要提前惡補家裝知識。本周起,靚家周刊所推出的《裝修現場》欄目,將通過對各大裝飾示範工地的實地考察,為讀者逐一解讀裝修中不可忽視的各類細節,讓你從施工現場學會裝修訣竅。

部分新房入住後兩三年時間,就會碰上廚房、衛生間牆壁滲水,餐廳、客廳等共用牆壁發泡發霉等“水患”煩惱,不僅影響美觀外牆美容,整改起來也非常麻煩,嚴重影響家庭的正常生活。其實,這都是因為裝修時沒有做好隱蔽工程中的防水工藝所造成的。要做到優良的防水工程,不僅要靠好的材料和施工,更要靠值得信賴的驗收工序。本期裝修現場,我們一起走進遠景裝飾的施工工地,了解品牌工地是如何做好防水和驗收環節的。

找游擊隊裝修,施工隊為了節省時間和成本,很有可能省掉極其重要的防水試驗,並且使用沒有質量保障的偽劣防水產品,為入住後的生活埋下無窮的隱患。

遠景裝飾工程管理中心總監楊安學總監介紹,品牌工地必須按規範施工,一定要做兩大試驗:塗刷牆面防水試驗、地面閉水試驗。牆面的防水試驗必須用正規有檢驗合格證的防水產品刷牆面2遍,高度為1800~2200外牆防水mm,刷地面3遍,並且地面四周陰角補刷1遍,之後必須做灌水試驗48小時。做完閉水試驗最好到樓下檢查共用頂面有無滲水,再到相鄰共用牆體的鄰居處檢查有無滲水,杜絕入住之後牆面發泡以及漏水下樓等煩心事。

施工時,將各種防水細節做到位之後,還需要依靠專業的驗收工作來保障隱蔽工程質量的絕對可靠。

在遠景裝飾楊總監的帶領下,我們一起見證了這套房子的防水及管線隱蔽工程的質量檢驗全過程。首先是衛生間排水保護的驗收,進行60分鐘水管試壓(8~12kg);其次是主線回路一管三線的檢查(燈線控制線除外),頂面燈線功能到位情況,回路的檢查以及強弱電線路回路外牆清洗的測試,最後進行了各個線卡的加固,水管座卡及吊外牆防水卡的加固。楊總監介紹,家裝工程必須經過以上驗收內容,經甲乙雙方現場驗收合格後方能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如何正確選購廚衛防水材料


市面上的防水材料種類較多,對防水材料認識不外牆防水深的業主們在選購時可能不知道如何把握,在此編輯為選購廚衛防水材料的業主提供三個建議。

  選購防水材料應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1、防水性能及時間

  防水外牆防水材料是功能性產品,因此其防水性能及時間不可不考慮,通常防水性能好,防水時間長(即防水層壽命長)的防水材料,經過專業的施工,其防水作用自然讓業主放心。

  2、綠色環保

  考慮到在家庭使用,所以防水材料是否綠色環保也相當重要,氣味濃、毒性大的防水材料對家居環境、外牆清洗人身健康都有影響,不宜選擇。

  3、施工方便

  應盡量選用便於施工操作、減少工序、省工省料的防水材料。




外牆美容

結構外牆防水安全保證措施



1、防水施工作業施工期間,現場設立信息公示牌,標明施工單位、、現場,作業單位、及作業內容。

  2、作業前對防水人員要全部持證上崗,嚴禁無證操作。

  3、防水作業人員進行專項安全教育,教育面外牆清洗達到100%。

  4、作業前,作業單位必須向總包安保部提出用火申請,開具動火證後方可進行作業。

  5、作業前由外牆防水技術部門向作業隊或人員進行書面安全技術交底。

  6、技術部編制防水施工方案,由監理審批後方可實施。

  7、防水施工前,將作業面可燃物料進行清理,腳手架上掛設的密目網全部拆除,防止噴燈烘烤時發生火情。

  8、防水施工用的汽油或液化氣罐要妥善保管,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執行,確保安全。

  9、作業面配置滅火器材及施工用水,一旦發生火情時便於施救。

  10、操作面利用現有外牆腳手外牆防水架,總包派架子工將作業面鋪設好腳手板,便外牆美容於工人操作,防止發生墜落事故。

  11、防水施工人員作業時要正確佩戴個人防護用品。系掛安全帶,安全帶要高掛低用,固定在可靠的位置。

  12、為防止中毒窒息事件的發生,防水人員在肥槽內施工作業時,人員作業時間不超過1小時輪換一次。

  13、做好防暑降溫工作,防止發生中暑事故。現場備有(綠豆湯、茶水、風油精、十滴水、藿香正氣膠囊、仁丹)防暑藥品。

  14、建立旁站制度。總包安排工程部門、質量部門、安保部門專人對防水施工進行旁站監督管理,及時發現解決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隱患,做好影像資料。

聚氨酯外牆外保溫建築節能技術勢在必行



節約能源是全世界人民極為關注的大事,我國的建築能耗占總能耗的47%,國家已發出對建築節能強制實行50%,推廣應用65%的國策。國家已頒布並開始實施《民用建築節能管理規定》《公共建築設計標准》,近期國家頒布的《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規定:十一五期間新建築要嚴格執行節能標准,現有建築要逐步實施節能改造。

  聚氨酯是目前最好的保溫材料,各項性能指標都優於傳統的XPS、EPS外保溫系統。此種外保溫系統技術已得到國家各省市有關外牆清洗領導、專家的重視。建設部科技司已成立了聚氨酯建築節約應用推廣工作組,並於今年外牆防水10月中旬在北京召開了“聚氨酯牆體節能應用技術國際交流會”,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建設廳(建委)科技處節能牆改辦、設計開發單位近百名代表參加。國際建築節能專家大衛?艾文斯博士告訴,聚氨酯材料是目前國際上性能最好的保溫材料,硬質聚氨酯塑料具有質量輕、導熱系數低、耐熱性好、耐老化、容易與其他材外牆美容料粘結、燃燒不產生熔滴等優異性能。歐美等發達國家在建築保溫材料中約49%為聚氨酯材料,而我國這一比例尚不足10%,為此建設部從今年起將把聚氨酯材料作為傳統建築保溫材料的替代品進行推廣。

  目前我國有很多省份實際應用此項技術施工已達20多萬平方米,新疆、吉林、黑龍江等省已制定了此項技術外牆防水的施工技術規程、設計標准圖集。因此建築節能形勢緊迫,推廣應用聚氨酯外牆外保溫系統技術勢在必行。